Dickson Poon School of Law)的新校舍。
==== 河岸街「罗马浴场」 ====
位于国王学院建筑群内的罗马浴场是在18世纪末的公众浴场。浴场前身或为斯图亚特时期的储水池,现由英国国家名胜古迹信托所保护。罗马浴场在河岸校区的诺福克大楼底部,被国王学院建筑群包围,可从国王学院萨里街入口进入。尽管此浴场一般被认为是古罗马浴场(thermae),亦因而被命名为「罗马浴场」,但其更有可能是供水予17世纪萨默塞特府巴洛克喷泉的储水池,而在18世纪末起用作公众浴场。查尔斯·狄更斯在其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中曾提到河岸街的罗马浴场。
另外,奥德维奇站亦是伦敦国王学院河岸校区的一部份。奥德维奇站是伦敦地铁一座已关闭的车站,为英国二级登录建筑。在1994年停运后,奥德维奇站的月台曾成为国王学院的射击场。
=== 盖伊校区(Guy's Campus) ===
盖伊校区位於伦敦桥旁,校区以由托马斯·盖伊(Thomas Guy)于1726年建立的盖伊医院为主,包含口腔医学,医学与生物医学等学术单位。
国王戈登病理学博物馆(King's Gordon Museum of Pathology)亦位于盖伊校区,此博物馆为全英最大的医学博物馆。
==== 盖伊礼拜堂 ====
盖伊礼拜堂是盖伊医院其中一个最古老的部份,于1780年建成,属英国II*级登录建筑。礼拜堂是医院西翼的中心建筑,现为国王学院盖伊校区的祷告和礼拜场所。堂内保留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彩绘玻璃窗及马赛克壁画装饰,且放置了医院创立人托马斯·盖伊的大理石纪念碑。纪念碑由约翰·培根雕造,于1779年竖立,并安置在绿色大理石半圆形拱内。盖伊礼拜堂地下室亦是盖伊之墓的所在地;除此以外,英国外科医生和解剖学家阿斯特利·库柏爵士的遗体,以及其他医院的捐助者和职员的纪念碑都在礼拜堂内。
==== 列柱 ====
列柱亦为盖伊医院的原有建筑部份,走廊两旁为东、西庭院。东庭院置有小石亭及医学院毕业生约翰·济慈的雕像。小亭原为中世纪伦敦桥上的波兰石拱顶,旧桥于1831年拆卸后,拱顶于1861年送到医院,并在1926年放置至目前的占置。而西庭院内置有医院捐助人威廉·莫里斯(纳菲尔德子爵)的塑像。前庭院在1738年建成,为于1780年建成的乔治亚式建筑群的一部份。由彼得·斯美可思铸制的托马斯·盖伊的铜像置于前庭院的中心,铜像基座刻有「基督医治病人」和「好撒玛利亚人」字样。
==== 霍奇金楼 ====
霍奇金楼(Hodgkin Building)是盖伊医院医学院的旧主楼,命名自首位描述霍奇金淋巴瘤的医生托马斯·霍奇金(Thomas Hodgkin)。霍奇金曾任盖伊医院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员及戈登博物馆馆长。霍奇金楼的大堂及走廊展示著国王学院校友、教职员及捐助者的半身像,包括托马斯·艾迪生、威廉·巴宾顿、戈尔丁·伯德、理察·布莱特、阿斯特利·库柏及理查德·米德。大楼现用作演讲厅、教学实验室、解剖室及研究中心,国王学院的两所医学博物馆(戈登博物馆和生命科学博物馆)皆位于霍奇金楼内。盖伊医院医学院的图书馆(威尔斯图书馆)在大楼的底层。
=== 滑铁卢校区(Waterloo Campus) ===
滑铁卢校区位于泰晤士河南岸,与河岸街校区隔河相对。校长室与主要行政单位多位于该区内的马克士威大楼(James Clerk Maxwell Building)。卫生、与生命科学、教育系与部份的护理学系则位于全校最大的富兰克林-威尔金斯大楼(Franklin-Wilkins Building)。
富兰克林-威尔金斯大楼(Franklin-Wilkins Building)于1912至15年间建成,最初用作处理皇家版权和英国国家档案的公共部门信息办公室;后在一战时改作乔治国王军队医院。大楼于1980年代改由国王学院拥有,目前是伦敦其中一座最大的大学建筑。大楼命名自发现DNA结构的国王学院教职员罗莎琳·富兰克林和莫里斯·威尔金斯。
马克士威大楼(James Clerk Maxwell Building)命名自任职于国王学院的数学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马克士威,除了是校长办公室外,亦是南丁格尔护理学和助产教育院(Florence Nightingale School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的一部份。
=== 圣托马斯校区(St Thomas' Campus) ===
圣托马斯校区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兰贝斯伦敦自治市,与大笨钟和英国国会大厦相对。部份医学系与牙医系为于该校区内的圣托马斯医院。而名闻遐迩的南丁格尔博物馆也设于此校区内。双生研究学系及相关研研究(TwinsUk)亦于圣托马斯医院内进行。
=== 丹麦山校区(Denmark Hill Campus) ===
丹麦山校区位於伦敦南边的坎伯韦尔,是国王学院中唯一不是位于泰晤士河两旁的校区。校区内包含了国王学院医院(K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