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开设了200多种本科学位课程和130种授课研究生课程,所有的系所都开设有硕士或博士研究课程。 杰出课程包括农学,林业和农业科学,建筑学,英语,地理学,语言学,现代语言,社会政策和行政,解剖学和生理学,牙医学,医学,有机生物学。
== 热门专业 ==
都市建筑规划与、教育、计算与资讯技术、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机与电子工程、环境科学、法律、海洋技术、机械工程、医学与生物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博物馆学、艺术画廊 与古迹遗产研究管理、语言学、农业、艺术与管理。人文社会学院里的科系如艺术与设计、语言、城市规划、地理学和建筑等都是世界领先且位居全英前十强的项目,而医学研究的领域,其老化、癌症和慢性病方面的研究备 受肯定,而这些肯定都是来自于其他强而有力的遗传学、粒线体生物学、和干细胞等基础医学背景,使其能够名列全国第8,而科学、地理、农学和工程学院也得到全国前20的名次。
== 著名校友 ==
尤金妮郡主 (布鲁斯班克夫人):英国公主,英国王室成员,英女皇伊利莎白二世的孙女。
李安妮:台湾社会学者,中华民国前总统李登辉的次女。
路云·雅坚逊:著名喜剧明星,以其《戆豆先生》形象深入民心(纽卡素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
章名涛:中国电机工程界著名学者、教育家,有「机电泰斗」之称。
祝华:语言学家。
冯凯淇:香港女歌手。
威廉·岩士唐:英国工程师,岩士唐-韦和夫公司(Armstrong Whitworth)的创始人。
亚历山大·唐纳:澳洲政治家,前澳洲外交部长。
布鲁斯·巴比特:前美国内阁成员(1993年1月22日-2001年1月2日),第20届亚里桑纳州州长(1978年-1987年)。
安迪·博德:迪士尼公司CEO。
特里·菲雷罗爵士:著名建筑师。
康斯坦斯·布里斯科:英国第一位黑人女法官。
米尔顿·玛盖:非洲狮子山共和国第一任首相。
陈狄安:香港教育家,英华书院校长、前港青基信书院校长。
== 参考文献 ==
== 外部链接 ==
Newcastle University 学校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ulture Lab Newcast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castle University 学生联合会
The Courier 学生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纽卡斯尔大学
【英文维基AI译文】
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大学,简称纽卡斯尔大学,是一所位于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它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设有海外校区。该大学是一所红砖大学,也是英国研究密集型大学协会罗素大学集团的成员。
该大学的历史始于 1834 年在纽卡斯尔成立的医学与外科学院(后来的医学院)和 1871 年成立的物理科学学院(后来更名为阿姆斯特朗学院)。这两所学院后来组成了联邦杜伦大学的较大部门,另一个学院是杜伦学院。 1937 年,纽卡斯尔学院合并成立国王学院。1963 年,根据议会法案,国王学院更名为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大学。
该大学分为三个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医学学院;以及科学、农业和工程学院。该大学提供 200 多个全日制本科学位课程和 300 多个跨学科的研究生教学和研究课程。该机构2023-24年的年收入为6.198亿英镑,其中1.261亿英镑来自研究补助金和合同,支出为4.75亿英镑。
==历史==
1831 年,托马斯·格林豪 (Thomas Greenhow) 在文学与哲学学会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议在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建立一所大学。 1832年,一群当地医生——内科医生乔治·法夫(教授药物和治疗学)和塞缪尔·诺特(教授医学理论和实践),以及外科医生约翰·法夫(教授外科手术)、亚历山大·弗雷泽(教授解剖学和生理学)和亨利·格拉斯福德·波特(教授化学)——开始在贝尔法院提供医学讲座,以补充学徒制度(第四位外科医生是邓肯) 创始人中的一些消息来源提到了麦卡勒姆,但并未包含在招股说明书中)。第一期课程于 1832 年 10 月 1 日开始,有八、九名学生参加,其中包括后来在当地一位外科医生兼药剂师那里当学徒的约翰·斯诺 (John Snow),开幕式由约翰·法夫 (John Fife) 主持。 1834 年,为了容纳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讲座和实践演示搬到了理发外科医生公司大厅,医学和外科学院于 1834 年 10 月 1 日正式成立。
1851 年 6 月 25 日,由于教职人员之间发生争执,学校正式解散,讲师分成两个对立的机构。大多数人组成了纽卡斯尔医学院,其他人则成立了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医学和实用科学学院,并开设了竞争性的讲座课程。 1851 年 7 月,多数学院获得药剂师协会认可,10 月获得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认可,1852 年 1 月获得伦敦大学批准,可以让学生参加伦敦医学学位考试。后来在1852年,多数学院正式与达勒姆大学挂钩,成为“与达勒姆大学联合的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医学院”。该学院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