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 年起通过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出版。
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招生总数第三大的大学,每年收到超过 92,000 份本科申请,使其成为英国申请量最受欢迎的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是罗素集团、N8集团和美国大学研究协会的成员。此外,该大学还拥有并经营主要文化资产,如曼彻斯特博物馆、惠特沃斯艺术画廊、约翰·赖兰兹图书馆、Tabley House Collection 和 Jodrell Bank 天文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该大学及其前身机构的过去和现在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中共有 26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历史==
=== 起源(1824 年至 2004 年)===
曼彻斯特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24 年成立的机械学院(UMIST 的前身),其传统与曼彻斯特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城市的自豪感息息相关。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与曼彻斯特的商人和实业家一起建立了力学学院,以确保工人能够学习基本的科学原理。
纺织品商人约翰·欧文斯 (John Owens) 于 1846 年留下了 96,942 英镑的遗产(按 2005 年价格计算约为 560 万英镑),用于建立一所大学,以非宗派的方式教育男性。 1851 年,他的受托人在码头街和拜罗姆街拐角处的一所房子里建立了欧文斯学院,该房子曾是慈善家理查德·科布登的家,后来又成为曼彻斯特县法院的所在地。机车设计师查尔斯·拜尔 (Charles Beyer) 成为学院院长,也是学院扩建基金最大的单一捐助者,该基金筹集资金用于搬迁到新地点并建造现在称为约翰·欧文斯大楼的主楼。他还竞选并帮助资助了工程系主任,这是英格兰北部第一个应用科学系。 1876 年,他给学院的遗产相当于 1000 万英镑,当时学院正陷入巨大的财务困难。拜尔资助了拜尔大楼的建设总成本,以容纳生物和地质系。他的遗嘱还资助工程教授和拜尔应用数学教授。
该大学拥有丰富的德国传统。欧文斯学院扩展运动在考察了主要的德国大学和理工学院后制定了计划。曼彻斯特工厂老板托马斯·阿什顿(Thomas Ashton)是扩建运动的主席,曾就读于海德堡大学。亨利·罗斯科爵士还在海德堡跟随罗伯特·本生学习,他们在研究项目上合作多年。罗斯科推广了德国研究主导型教学风格,成为红砖大学的榜样。查尔斯·拜尔 (Charles Beyer) 就读于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工作人员中有许多德国人,包括英国第一任有机化学系主任卡尔·肖莱默(Carl Schorlemmer)和物理学教授阿瑟·舒斯特(Arth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