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维基】
【繁体中文转简体中文】
西北大学(英语:Northwest University,缩写为NW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综合性大学之一,简称“西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学校肇始于1902年创办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现有长安、太白、桃园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在校学生24000余人,教职员工2400余人。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在2018年度自然指数排行榜中,西北大学位列中国高校第50位。
== 历史沿革 ==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创建于西安的陕西大学堂与创建于北京的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平津的三所高校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躲避战火西迁至陕西,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西北大学至今。
=== 陕源:1902年-1931年 ===
西北大学的陕源以1902年设立的陕西大学堂为开端。
==== 西北大学(1902年-1915年) ====
1912年张凤翙创建的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陕西大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05年陕西大学堂改为陕西高等学堂,后又改为陕西高等学校。1912年3月,张凤翙(时任陕西大都督,实际军政首脑)以陕西高等学校、关中法政大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和陕西客籍学堂为基础,在西安创建大学。初名关中大学,后改名西北大学。它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也是最早由中国人自行创办的大学之一。1915年春,陕西卷入军阀派系斗争,西北大学被新的陕西政府当局撤销,改为公立陕西法政专门学校。至此,西北大学在经营短短3年之后停办。根据《西北大学章程》,校址设在西安。学校分为大学部、专门部和大学预科。据今人统计,1913年7月时,在校学生总数达1800余人。西北大学的创设深受日本高等教育影响,并于1913年10月开始大量派遣留学生赴日本深造。学校办有学术期刊《学丛》,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
==== 国立西北大学(1924年-1927年) ====
1924年1月,中华民国政府批准在西安创建国立西北大学。由于这是对前西北大学停办后的重建,因此陕西省政府将原陕西法政专门学校(由前西北大学改成)、水利工程专门学校、渭北水利局附设水利道路工程学校及甲种商业学校并入国立西北大学。学校于当年2月招收第一批学生,3月正式开学。1926年4月到11月,军阀刘镇华围堵西安城近8个月,国立西北大学在此期间教员和学生大量流失,经费欠缺,维持下去非常困难。接着,1927年1月大革命发展到西安,国共合作的陕西当局决定改国立西北大学为西安中山学院,此时的西安中山学院办学宗旨已经与一般大学有差距。至此,国立西北大学在经营短短3年之后又停办。1928年西安中山学院改为西安中山大学,1931年又改为陕西省立高级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