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维基】
【繁体中文转简体中文】
新学院(英语:The New School)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的高等教育机构,其校舍大部分位于格林威治村一带,也是世界著名的左翼大学。大学部跟研究所的学生共约9,300人,主要科系包含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公共政策、美工设计跟艺术音乐相关科目,新学院聚集了全世界左倾及少见的历史学者和社会学家。此外,新学院也跟智库世界政策研究所(World Policy Institute)维持密切合作关系。
自1919年创校到1997年这一段时间,它的校名其实是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之后,被重新命名为“新学院大学”(New School University),直到2005年又再改名为现今的“新学院”。「社会研究新学院」这个名字现在仍用于这个学校著名的研究部,以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哲学跟人文为主,这个研究所部门起初被称为“流亡大学”(University in Exile),之后更名为“政治与社会科学研究所”(Graduate Facult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目前新学院大学的校长是前美国参议员巴伯·凯瑞,他于2000年就任校长职位。他的治校政策-统整学校里诸多不同特色的学院-招来正反两面的评价。他支持2003年美国派兵伊拉克的政策以及反对新学院师生于校内公开场合表达反战理念,这种种行为引起传统上左派色彩浓厚的新学院师生一片不满及反对的声浪。凯瑞于2004年指派阿巴杜赖(Arjun Appadurai)为学务长,阿巴杜赖于2006年初卸下学务长一职,但仍担任约翰杜威社会科学讲座教授(John Dewey Professor in the Social Sciences),现今担任学务长的是人类学暨哲学教授班杰明·李(Benjamin Lee)。
== 校史 ==
于1919年,在桃乐思·潘恩·惠特尼(Dorothy Payne Whitney)的财富资助下成立,其宗旨在成为一个宣扬进步理念的成人教育机构。主要创始人包括历史学家查尔斯·毕尔德、经济学家范伯伦与罗宾森(James Harvey Robinson)、以及哲学家约翰·杜威。创始人中有些人本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因为宣扬和平主义理念遭到校方言论箝制,故图思建立一个能自由表达进步思想的成人教育机构。
1933年,为收容当时被欧洲极权主义政权排除于学术圈之外的学者,在社会研究新学院底下成立了“流亡大学”(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