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座位的餐厅和中央接待处(每天 24 小时值班)以及位于摄政运河附近的公共区域,构成了购物村开发项目的一部分。房间分布在公寓和复式公寓中,可容纳 4 至 11 名学生。
玛丽女王学院的本科生宿舍包括:
阿尔伯特·斯特恩故居 (Albert Stern House) – 位于玛丽女王校区主校区西端的伊福·埃文斯 (Ifor Evans) 旁边。
Beaumont Court – 为 167 名一年级学生、副学生和预科学生提供复式公寓和公寓住宿。位于法国爵士大厦对面,毗邻 Creed Court。
Sir Christopher France House – 位于摄政运河岸边,该建筑内的公寓配有全套套房设施。
Creed Court – 为 124 名研究生提供住宿,分布在 10 栋复式小屋和 12 套公寓中。位于法国爵士大厦对面,毗邻博蒙特法院。
Ifor Evans – 位于校园西端。
Lindop House – 位于皇后大厦正对面的住宅开发项目。 11 间六人公寓和 2 间四人公寓中的单人间可容纳 74 名一年级本科生(主要是医生和预科学生)。
Maurice Court – 包含 12 栋复式住宅和 18 套公寓,最多可容纳 173 名一年级学生。位于 Creed 和 Beaumont Courts 的后方,非常靠近 Mile End 医院。
Maynard & Varey Houses – 两栋建筑可容纳 200 名一年级本科生、副修生和预科生。位于 Mile End 校园东端的 Westfield Way,学院化学和 IT 资源中心正对面。
Pooley House – 位于校园的远端,为 378 名一年级学生、副学生和预科生提供 48 间公寓的住宿。村庄发展中最大的建筑。
Richard Feilden House – 为 200 名一年级学生、副学生和预科学生提供住宿。 The Curve 餐厅位于底楼,设有 200 个座位。它于 2007 年开业,是村里最新的住宅,位于 Joseph Priestley 大楼对面。
====研究生====
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生宿舍包括:
Chapman、Chesney 和 Selincourt – 四栋住宅位于 Westfield Way,Mile End 校区东端,毗邻摄政运河。 94 间单人套房,供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使用
道森厅 (Dawson Hall) – 位于伦敦市的巴比肯地铁站附近,周围是学院查特豪斯校区的草坪和树木,靠近圣巴塞洛缪医院。为207名医学和牙科学生以及医学研究生提供单人间。
Floyer House – 容纳 145 名医学和牙科学生以及医学研究生,位于学院 Whitechapel 校区的伦敦医院和牙科学院附近。
== 平等、多样性和包容性 ==
玛丽女王大学的学生来自 170 多个国家,其中约 41% 来自海外。根据《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2021-2 年,77% 的玛丽女王大学学生来自黑人或少数族裔背景;这是罗素大学集团中比例最高的大学,也是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中排名前五的大学。 《泰晤士报》还指出,QM 是英国院校中黑人成绩差距最窄(即最好)的院校之一。
2008年,为了表彰该机构对促进性别平等和多样性的承诺,该大学获得了雅典娜天鹅铜奖。该奖项于 2017 年提升为银奖,并于 2022 年更新了认证。
2019年,玛丽皇后学院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经理辞职,理由是对平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勾选心态”,以及优先考虑荣誉而不是有意义的改进的“有毒”工作环境;即将离任的经理进一步宣称玛丽皇后是“制度上的种族主义者”。其他学者对种族主义事件提出了不满。 2020 年 1 月,一名前讲师因持续存在直接种族和性别歧视和骚扰行为,将大学告上就业法庭,但她的案件被驳回,理由是所指控的事件是在法定时限到期后发生的。
玛丽女王大学 UCU 分校于 2020 年成立了一个反种族主义工作组,“重点关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制度性种族主义,同时也解决联盟内部的平等和多样性问题。”
=== QMUL 和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 ===
2016 年,大学当局拆除了纪念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 1887 年两次访问大学所在地的牌匾。利奥波德是维多利亚女王的表弟,除了 1887 年 4 月访问麦尔安德以及随后于 1887 年 6 月为八角形图书馆奠基(牌匾所在地)之外,与玛丽女王没有任何联系。利奥波德在 1885 年至 1908 年间对刚果自由邦的统治的残酷和剥削本质,以及他在玛丽王后的纪念活动,在全球关注“罗德必须陷落”运动后,重新评估了与殖民镇压的制度联系,从而受到了重新审视。然而,早在2013年就有人提出在大学财产上纪念利奥波德的适宜性。2016年6月,该大学的泛非协会发起请愿,要求拆除庆祝“种族灭绝殖民主义者”的牌匾,这些牌匾冒犯了少数族裔背景的学生。该协会认为,将他们驱逐将有助于这些学生感到更加“受欢迎、受到尊重和融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