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us(RSV)在某些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获得196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丹尼尔·那森斯(Daniel Nathans),与汉弥尔顿·史密斯(Hamilton Smith): 于1970年代发现限制酶并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获得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纳森斯曾于1995至1996年期间,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
大卫·休伯尔(David Hunter Hubel)与合作者托斯坦·威泽尔(Torsten N. Wiesel): 由于对视觉系统中视觉信息处理的研究的贡献,而与另一团队的科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 W. Sperry)共同获得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马丁·罗德贝尔(Martin Rodbell): 因发现G蛋白和这些蛋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获颁199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黄诗厚(Alice S. Huang): 美籍华裔病毒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1971-1991年曾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教授。曾任美国微生物学会会长(1989)。纽约大学(NYU)理学院院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董事。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2010年2月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AAAS)主席。
海德迈(Thomas M. Henderschedt):美国海军将领、美国驻华大使馆国防武官。
黄明和:中华民国立法院无党籍立法委员。
张博雅:曾任嘉义市市长、行政院卫生署署长、内政部部长兼台湾省主席、中央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监察院院长,是史上首位女性五院院长。
陈建仁:中华民国第14任副总统。国际知名「砷中毒」权威学者、台湾B型肝炎疫苗全面接种的推手之一,也是肝癌等癌症研究专家。
高为元:2015至2019年任香港大学副校长,2022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谌立中:台湾首任心理健康司司长。
蒲慕明: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ul Licht杰出生物学讲座教授。父亲蒲良梢曾任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逢甲大学航空工程学系系主任。
李桓英:公共卫生学家,发明汉生病(旧称痲疯病)「短程联合化疗方法」,中国驻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人。
麦克·彭博(Michael Rubens Bloomberg): …
中文名/译名
SAT EBRW 25%
750
SAT EBRW 75%
780
SAT Math 25th %
780
SAT Math 75th %
800
ACT Composite 25th %
34
ACT Composite 50th %
35
ACT Composite 75th %
35
介绍+详细信息
Page 6 of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