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在制作《学霸修炼手册》的课件与讲义,syllabus和transcripts,并且在整理过去收集的很多用于学习英语和各种东西的所谓的“资源”和资料。
视频课程,比如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
音频课程,疯狂英语,美国之音……
还有古早的flash动画课程,新东方的王强英语还有。
当然收集的电子书更多了。看了一下我的NAS,里面的电子书,txt文本电子书竟然48000多本。
但是这么多资料其实根本就没有多少是真的完整的看过,重复看过多次的更少了。若不是需要给小朋友找最合适建立英语语感的资料,我都懒得来整理这个NAS了。
正如我自己学英语的经验,以及很多其他老师所传授的学英语的的秘诀,建立语感的秘诀,我觉得就是有如下几个关键:
1、先从自己可以理解和轻松掌握的材料开始。比如,小猪佩奇,爱探险的哆啦。这两个我以前给好大儿和好二儿也看过。
2、要多次重复,不断重复,这就是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我记得我2007年3月有两个星期在家每日每夜地看《老友记》,然后导致晚上做梦都是和那不剧有关的东西。这就是大量的输入英语信息,然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连潜意识也被迫调动在处理这些信息了。
3、不要依赖字幕,也不要依赖中文翻译。要通过视频的情境来理解相应的语句的意思。这点我想我们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都是做不到的。很可惜。实际上我们真的学好英语的话,要达到英语是一套语言,中文是一套语言,看到英文不要翻译成中文去理解。但是我们的英语教学一直都是错的。没办法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英语学不好,不会讲,是哑巴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4、要开口朗读,跟着读,朗读,跟着说话,对话,模仿用英语说话。平时要训练用英语写作。你不用它说,不用它写,到时候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总而言之,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学霸修炼手册》,两大重点,
1、语言表达能力,其中:
1.1英语,我们会集中用一些小朋友容易看懂和理解的资料来给他们启蒙与强化与建立语感,培养语言能力。而不是跟他们死扣语法和词汇和中文翻译这些错误的方式方法。
1.2现代汉语,我们会主要从阅读理解阅读量,正常的应用作文与议论文写作训练为主要,来训练学员的书面表达与沟通能力,这样当然也是语文考试得高分的关键。
1.3 古代汉语,我们主要从诗词歌赋的朗读与背诵,赏析,以及国学启蒙方面来训练学员的古代汉语能力。
2、数学与物理,以及科学素养方面:
这些理工科的,我觉得还是要设计一些有特色的串讲课,以趣味科普,科学史串讲为主,附带搭售一些科学知识与理论知识。
这让我想起我大二的时候上有机化学,太他妈难理解了,那书厚得要死,根本学不懂,记不住。垃圾!后来我就给我有机化学任课老师写了个邮件,我说这个有机化学的书太烂了,能不能穿插多一点关于化学史的讲解,这样子至少我可以把具体的知识和活生生的发明与发现这些知识化学家给联系在一起,好歹还能多学到一点。不然的话,你这周上课讲完,下周还不要上课我就都不记得了。后来我这个有机化学的老师觉得我这个想法很好,所以她建议我写一篇论文,题目是《关于在有机化学教材中增加化学史内容的建议》,这篇文章后来让我整个有机化学从不及格提分到75分了。
我最近在看张朝阳讲量子力学。但是在以前先看了杨振宁讲他的求学经历,经过他一讲,突然就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主要的物理学家,数学家,有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认知了,什么麦克斯韦方程,泡利,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所以我觉得科学史的教育,才是科学教育的基础。这就好比我之前学心理学,有一门必修课就是《心理学史》。
所以以科学史的科普为主,少量穿插有关科学知识的讲解,将会是我们《学霸修炼手册》培养我们学员的科技素养兼人文素养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
总而言之,回到题目,我们就是要简化内容,但是又要完善架构,并且要提高学员对这些内容的完成度与有效度。
讨论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