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排名 ==
芝加哥大学是美国最富声誉的大学之一,在多个国内外大学排名中均在十强之列。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22年的全美大学排名中,名列第六。QS世界大学排名2023年世界大学的排名中,名列第十。在2022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世界大学的排名中,名列第十。在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名列第十。
以下为2023年芝大研究生院部分专业的全美排名:
== 研究创新 ==
芝加哥大学对教育观念的「宏观」与实验精神,奠定了它在美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它在学术研究上的地位与贡献,也同样值得称道。芝大在人类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法学、商学、社会学、神学等学科专业在美国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
=== 芝加哥学派 ===
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在不同学科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其各自领域创立了赫赫有名的“芝加哥学派”,其中包括: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法律经济学、芝加哥文学批判学派、芝加哥数学分析学派、芝加哥建筑学派、芝加哥气象学派。此外,芝大政治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学派。
米尔顿·弗里德曼、乔治·斯蒂格勒、罗纳德·科斯、尤金·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等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坚持自由主义而被誉为芝加哥经济学派。自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颁奖以来,截止到2019年,共有33名经济学奖获奖者与芝加哥大学有关,位居世界首位。其中,1982年,该校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教授MBA课程的乔治·斯蒂格勒荣获诺贝尔经济奖,是全球商学院教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美联社说,这所大学之所以经济学人才辈出,是因为它能吸引并留住已有或未来的经济学明星。这里的经济学者敢于大胆挑战当前流行的经济学理论,学校也鼓励学者独立创新。
=== 曼哈顿计划 ===
芝加哥大学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截止至2019年,共有3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芝大学习或工作过。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崔琦均从芝加哥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
20世纪初,罗伯特·密立根在芝加哥大学的莱尔森物理实验室(Ryerson Physical Laboratory)进行了油滴实验、首次测量出电子的电量,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曼哈顿计划期间,大批物理学家聚集在芝加哥大学。1942年12月2日,恩里科·费米、利奥·西拉德、阿瑟·康普顿等人在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芝加哥1号堆),使它达到临界状态,产生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这一成就是原子能时代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两年后的原子弹诞生奠定基础,芝加哥大学也因此被称为「原子能诞生地」。
曼哈顿计划后,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家主导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进一步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