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 U of C)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它的主校区位于海德公园附近。
学校设有本科学院和四个研究生研究部:艺术与人文科学部、生物科学部、物理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下设多个院系和研究所。此外,该大学还设有八所专业学院,涉及商业、社会工作、神学、继续教育、公共政策、法律、医学和分子工程等领域。该大学在伦敦、香港、巴黎、北京、德里、卢克索和芝加哥市中心设有卫星校园和中心。
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在许多学科的发展中发挥了作用,包括经济学、法学、文学批评、数学、物理学、宗教、社会学和政治学,在各个领域建立了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冶金实验室在芝加哥大学斯塔格场观景台下方的芝加哥一号堆中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的、自我维持的核反应。化学的进步引发了古代生命和物体碳 14 测年的“放射性碳革命”。大学的研究工作包括管理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阿贡国家实验室以及海洋生物实验室。该大学也是美国最大的大学出版社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所在地。
截至 2025 年,该大学的学生、教职员工中已有 101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该大学的教职员工和校友还包括 10 名菲尔兹奖获得者、4 名图灵奖获得者、58 名麦克阿瑟研究员、30 名马歇尔学者、55 名罗德学者、27 名普利策奖获得者、20 名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和 8 名奥运会奖牌获得者。
==历史==
===老芝加哥大学===
第一所芝加哥大学由一小群浸信会教育家创立,在参议员斯蒂芬·A·道格拉斯 (Stephen A. Douglas) 的土地捐赠和该机构首任校长约翰·C·巴勒斯 (John C. Burroughs) 指导的筹款活动后于 1857 年成立。经过数十年的财务困境后,学校于 1886 年关闭,芝加哥大火和 1873 年大学财产被债权人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恐慌加剧了这一困境。 1890年,其受托人选择将大学更名为“老芝加哥大学”,以便新大学可以以城市的名称命名;一年后,新大学投票承认旧大学的校友为新大学的校友。
===早年===
1890 年,美国浸信会教育协会 (ABES) 将芝加哥大学合并为男女同校的机构,并使用向 ABES 捐赠的 40 万美元来补充标准石油公司联合创始人约翰·D·洛克菲勒 (John D. Rockefeller) 捐赠的 60 万美元以及马歇尔·菲尔德 (Marshall Field) 捐赠的土地。海德公园校区的建设资金来自富有的芝加哥人的捐款,例如塞拉斯·B·科布(Sil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