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Oxford

中文名/译名
2026泰晤士排名
1
介绍+详细信息
Page 4 of 40

教学 ===
牛津的本科课程包括每周的书院辅导,及学部提供的各学科课程。大约1-4名学生会被分为一组,每周与由书院提供的导师一起商讨学习进度,及所面对的困难。授课形式主要为论文表达(适用于大多数修读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学生;亦包括部分数学及物理科学的学生)或解难能力测试(适用于大多数的数理生及部分社会科学学生)。牛津的本科教育每年分为三个学期——米迦勒学期、希拉里学期及圣三一学期,每个学期为时八周,比其他大多数英国大学更短。
大学所有的学系均有提供研究生课程,课程主要由有关学部提供。

=== 奖学金与资助 ===
牛津大学提供不同的学生资助及奖学金。牛津大学助学金计划于2006年创立,为所有的大学3年本科生提供高达10,235英镑的资助,金额为全英之冠。各书院同时也有不同种类的基金,帮助有需要的学生。牛津亦为多个研究生奖学金计划的基地,如罗德奖学金、韦登菲尔德奖学金及克拉伦登奖学金。

=== 图书馆及博物馆 ===
另见:Category:牛津大学图书馆及Category:牛津大学博物馆

牛津大学拥有全英最大型的大学图书馆系统,系统包含100所图书馆,馆藏量合计逾1100万册,此数字仍在不断增长。当中的博德利图书馆为法定送存地,亦是全英国第二大的图书馆(仅次于大英图书馆)。这所大学最主要的研究图书馆的建筑还包括旧校区的方庭,此方庭是由托马斯·博德利于1598年建立,后在1602年正式启用。
大学于2000年正式将博德利与个别的学科图书馆组合成博德利图书馆群,此群组现包含28所图书馆(成员包括赛克勒图书馆、社会科学图书馆及拉德克利夫科学图书馆等)。此联谊亦创立牛津大学图书馆信息系统(OLIS),及其对外开放的“牛津图书馆线上搜寻系统”(SOLO,内含大学各个图书馆的目录表)。博德利亦与谷歌在2004年间合作,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系统更新项目。
校方亦于2010年在斯温顿的南马斯顿创办一家藏书库,并计划重塑将会于2014-15年以“韦斯顿图书馆”之名开放的新博德利建筑物。
牛津同时开办多所艺术及博物馆。其中,于1683年创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是全英最古老的博物馆,亦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博物馆。馆内有多个艺术及考古学收藏,包括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特纳和毕加索的作品。大学的自然史博物馆在位于公园道的科学区内,采用新哥特式建筑风格打造,内藏多个动物学,昆虫学和地质标本,包括一副霸王龙及三角龙的骸骨,及渡渡鸟的残骸。毗邻自然史博物馆的,是于1884年成立的皮特·里弗斯博物馆,内展大学的考古和人类学收藏品。自创立以来,馆内的教职员都有参与校方的人类学教学工作。大学的科学史博物馆则坐落在宽街的一座世上最古老的专门性博物馆建筑大楼内,内收集约15000个文物。大学各博物艺术馆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 学术出版 ===

牛津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及第二古老的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近六千本新书(包括各种参考、专业工具书)。著名出版物包括《牛津英语词典》、《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牛津世界经典》、《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全国传记简明词典》等。

=== 排名声誉 ===

牛津大学于各类的大学排名中均入全球十强,并经常与剑桥大学争夺“全英最佳”之名誉。其中,牛津更曾11度蝉联由《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之《全英最佳大学指南》榜首之位。
《泰晤世高等教育》长年将牛津连同剑桥,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史丹福大学及柏克莱加州大学列为六间世界最顶尖超级大学(英语:Super Six Universities)。

== 校园生活 ==

=== 传统 ===
另见:牛津大学学术礼服

在牛津,每当参与考试、接受入学测试、纪律聆讯及会见大学官员时,均需穿戴学术礼服。一项于2008年、有4,382人参与的公投显示,81%的牛津学生反对将穿戴考试礼服的硬性规定改为自愿性质。可是,学生表示,此投票的主题似乎是“应否在默认的情况下放弃穿戴礼服的传统”,而非“是否应将其改为自愿性质”,因为此调查假设一旦有小部分人选择不穿戴,其他人也会陆续跟随。2012年7月,校方改善有关礼服的规条,更为包容跨性别人士。此外,不同的书院亦有自己的传统及礼节,例如某些书院会定期举行需穿戴礼服的聚餐。

=== 学会与社团 ===
另见:Category:牛津大学学会及社团

牛津的体育活动以书院竞赛的模式进行,在比赛里这些队伍称之为“cuppers”。而最受瞩目的运动竞赛,就是每年一度的牛津剑桥跨校比赛,当中以赛艇最为著名,这同时也说明两校对划艇队的重视。每个学期末,牛津也会上演跨书院划艇竞赛。各参与校队的学生亦会获赋予“运动蓝”(sporting blue)的荣誉。大学共有两份主要的报章——独立的《彻韦尔周报》及由学生会发表的《牛津学生周报》。其他出版刊物包括《伊希斯杂志》及专门给研究生阅读的《牛津人评论》。学校亦有自己的校园电台频道。各音乐学会及戏剧团均散布在不同的书院里,大学本身也有相关的学社。所有的学术社均开放给所有的学生,并无任何的主修限制。大学的辩论队“牛津联盟”每周都会举办一场辩论比赛。校队及其他一些学会时常进行“全体活动”(crewdates),活动包括聚餐及庆祝。

=== …

Page 4 of 40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