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统计)。一些成为导演的著名校友有代表作为十二怒汉的希德尼·鲁迈特和代表作为拆弹部队的凯瑟琳·毕格罗等。其它电影行业著名校友还有卡萨布兰卡的编剧 霍华德·寇克(Howard Koch)、彗星美人的编剧约瑟夫·曼凯维奇、演员詹姆斯·卡格尼、艾德·哈里斯等。
1871年清政府派出首批留美幼童,拉开了中国公派留学的序幕。在总共四批留美幼童中,吴仰曾(第一批留美幼童),唐绍仪(第三批留美幼童)等人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是为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华人学生的开始。自此之后至今的一百余年间,一批又一批的华人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诸多华人校友活跃在华人社会乃至世界舞台的各行各业,作出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下列出部分著名华人校友肖像,更详细列表请参见维基百科条目:哥伦比亚大学校友或同名分类。
== 注释 ==
== 参考文献 ==
== 参见 ==
常春藤盟校
哥伦比亚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傅氏基金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 外部连结 ==
哥伦比亚大学官方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维基AI译文】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通常称为哥伦比亚大学,是纽约市的一所私立常春藤联盟研究型大学。它最初于 1754 年根据英国乔治二世的皇家特许在曼哈顿三一教堂建立,当时名为国王学院。
1784 年美国革命后,该学院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并于 1787 年置于由前学生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约翰·杰伊领导的私人董事会之下。 1896年,校园迁至现址莫宁赛德高地,并更名为哥伦比亚大学。它是纽约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美国第五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
哥伦比亚大学设有 20 所学院,其中包括 3 所本科生学院和 16 所研究生院。该大学的研究工作包括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以及亚马逊和 IBM 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加速器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美国第一所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学校。该大学还管理并每年颁发普利策奖。
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和学者在脑机接口等科学突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激光和微波激射器;核磁共振;第一个核堆;美洲首次核裂变反应;板块构造和大陆漂移的第一个证据;以及二战期间曼哈顿计划的大部分初步研究和规划。
截至 2021 年 12 月,其校友、教职员工中包括 7 位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 4 位美国总统; 34位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 2名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最高法院10名法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