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施 ===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内核反应堆是美国最强大的大学核反应堆之一。反应堆安全壳建筑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显着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但麻省理工学院坚称其安全措施良好。
MIT Nano,也称为 12 号楼,是一个用于纳米级研究的跨学科设施。其 100,000 平方英尺(9,300 平方米)的洁净室和研究空间通过宽大的玻璃幕墙可见,是美国同类中最大的研究设施。它耗资 4 亿美元,也是校园内最昂贵的建筑之一。该设施还提供最先进的纳米成像功能,以及位于地下 5×10^6 磅(2,300,000 公斤)混凝土板顶部的减振成像和计量套件。
其他著名的校园设施包括用于测试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加压风洞、用于测试船舶和海洋结构设计的拖曳水箱,以及以前的 Alcator C-Mod,它是所有大学运营的最大的聚变装置。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无线网络于 2005 年秋季建成,由近 3,000 个接入点组成,覆盖 9.4×10^6 平方英尺(870,000 平方米)的校园。
===架构===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成立于 1865 年,现称为建筑与规划学院,是美国第一个正式的建筑学院,拥有委托建造先进建筑的历史。剑桥校区的第一座建筑于 1916 年竣工,有时被称为“麦克劳林大楼”,以负责监督建造的学院院长理查德·麦克劳林 (Richard Maclaurin) 的名字命名。这些雄伟的建筑由威廉·威尔斯·博斯沃思 (William Welles Bosworth) 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是美国第一座非工业建筑(更不用说大学建筑)了。 Bosworth 的设计受到 1900 年代初城市美丽运动的影响,其特点是万神殿式的大圆顶内设有巴克工程图书馆。大圆顶俯瞰每年举行毕业典礼的基利安法院。基利安庭院周围石灰岩建筑的饰带上刻有重要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名字。位于马萨诸塞大道77号的7号楼宽敞的中庭被视为无限走廊和校园其他部分的入口。
阿尔瓦·阿尔托 (Alvar Aalto) 的贝克大厦 (Baker House) (1947)、埃罗·沙里宁 (Eero Saarinen) 的麻省理工学院礼拜堂和克雷斯吉礼堂 (1955),以及贝聿铭 (I.M. Pei) 的格林、德雷福斯、兰道和威斯纳建筑代表了战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高级形式。弗兰克·盖里 (Frank Gehry) 的斯塔塔中心 (2004)、史蒂文·霍尔 (Steven Holl) 的西蒙斯大厅 …